微利贷利息到底有多少?一个老信贷人的掰扯

投资管理 (1) 6小时前

微利贷利息到底有多少?一个老信贷人的掰扯_https://wap.letulww.com_投资管理_第1张

谈到微利贷利息多少,不少人脑子里大概有个模糊概念,觉得不高,但具体到数字,又说不清楚。我做了这行十几年,接触过的产品五花八门,从银行的消费贷、经营贷,到各种非银机构的小额贷款,乃至一些更边缘的民间借贷,利息高低之分,那可真是天差地别。很多人对“微利”的理解,可能就停留在“利率低”,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,今天就想跟大家掰扯掰扯,这“微利贷”的利息,究竟是个什么味儿。

“微利”的模糊地带

“微利贷”这个词,其实挺有意思的。它本身就带点guanfang色彩,通常指的是那些为了扶持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由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在监管下的平台提供的、利率相对较低的贷款。但关键就在于这个“相对较低”。不同时期、不同政策导向下,这个“低”的标准也在变。

我记得前些年,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很多银行都推出了所谓的“利率优惠贷”,当时给小微企业的年利率,如果能做到5%以下,那绝对是“微利”的代表。但现在,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,以及一些融资成本的传导,即便是一些正规的经营性小额贷款,年化利率在7%、8%左右,也算得上是“微利”范畴了。要是动不动就提到10%以上,那可能就得打个问号了。

所以,讨论微利贷利息多少,首先得明确,我们说的是哪个层级的“微利”,以及针对的是哪一类借款人。是刚刚起步、需要少量资金周转的个体户?还是有一定规模、希望扩大生产的小企业?不同群体的风险画像不同,对应的利率自然也就不一样。

从“年化”到“日息”,迷惑的数字游戏

除了名义上的利率,真正让很多人头疼的,是那些花样繁多的计息方式和隐藏成本。大家常听到的是年化利率,比如XX%的年利率。但很多小额贷款产品,尤其是那些期限较短的,比如一个月、三个月,它们会把年化利率折算成日息或者月息。这时候,数字就变得小了,看起来很诱人。

举个例子,一个年化12%的贷款,折算成日息,每天的利息大概是万分之三点几。听起来好像不多,每天几十块钱,但如果是借一笔10万块的贷款,期限一年,那利息就是1.2万。如果借款人只借一个月,那利息就是1000块。看起来好像很合理,对吧?但问题就出在,很多时候,你并不能只借一个月。平台可能会设置一个最低的起息和还款周期,或者鼓励你续贷,这样一来,日积月累,成本就上去了。

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客户,借了一笔钱,说好的是年化8%的利息。结果到最后结算的时候,发现总的利息支出远超预期。仔细一问,才知道除了这8%的年化利息,还有账户管理费、咨询费、担保费(即使他没有担保人)等等名目繁多的费用,这些费用加起来,实际年化利率直接飙升到了15%以上。这些所谓的“服务费”或者“手续费”,往往是把原本就包含在年化利率里的东西,拆分出来,包装成另外的收费项目,极大地增加了借款人的理解难度,也模糊了微利贷利息多少的真实界限。

不同机构的“微利”底线

我们再来聊聊不同类型的机构。银行的微利贷,通常利率最低。国家政策支持的,比如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、抵押贷,利率可能在4%-7%之间。这些贷款审批流程相对严谨,对资质要求也高一些,但确实是最“微利”的。不过,对于那些流水不稳、抵押物不足的小个体来说,银行的门槛可能就有点高了。

接下来是一些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或者小贷公司。这些机构的利率,通常会比银行稍高一些,但也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。对于个人消费贷款,或者小额经营贷款,年化利率可能在10%-24%之间。这个区间,可以说是“微利”和“非微利”的分水岭。在10%-15%这个范围内的,都可以算是比较“微利”的。如果超过15%,但低于24%,那就要看具体产品设计和借款人的风险了,有些场景下也可能被接受。

而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平台,或者一些用“技术服务费”、“会员费”等名义包装的贷款,他们的微利贷利息多少,就很难说清楚了。我见过一些,名义上说零利息,但前期收取高额的“服务费”,或者以“砍头息”的方式直接扣掉一部分本金,最后算下来,实际利率可能高达年化30%甚至更高。这种,我已经不能称之为“微利”,更不能称之为“合规”。

我的踩坑经历和行业观察

我刚入行的时候,也踩过不少坑。那时候市场上的产品远没有现在这么规范,很多小公司打着“创业扶持”的旗号,利率高得吓人。我曾经有个朋友,贷了一笔款,本来是想做批发生意,结果利息太高,生意还没做起来,就被利息压垮了。那一次,我深刻体会到,理解微利贷利息多少,并不仅仅是看那个数字,更要看清它背后的所有成本和潜在风险。

现在回头看,很多时候,我们讨论的“微利贷”,其实是针对个人或小微企业的一种“普惠金融”的体现。而普惠金融的本质,就是通过降低门槛,让更多需要资金的人能够获得支持,但这也意味着,风险成本会相对较高。所以,即使是“微利”,也必然要覆盖机构的运营成本、风控成本,以及合理的利润。单纯追求“零成本”或者“极低成本”,往往是不现实的,而且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陷阱。

我们公司(这里可以提一下公司名称,但不需要过多介绍,就像随手提一句)其实也做一些小额的经营性贷款业务,我们一直在努力控制成本,并且希望通过更高效的展业模式,降低我们给客户的利率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给一个社区的烟酒店老板贷了一笔款,年化利率是9%,不算特别低,但我们做了长期的跟踪,发现他利用这笔资金,扩大了店面,增加了商品种类,生意做得越来越好。后来他跟我说,这个利息他觉得“值”,因为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,而且确实帮他赚到了钱。听到这话,我才觉得,我们做的事情,才算有点意义。

要我说,判断微利贷利息多少,还得结合实际情况。不能只看数字,还要看:1. 贷款的来源是否正规?2. 利率是如何计算的?有没有其他隐藏费用?3. 贷款的用途是否明确,是否能产生正向的价值?4.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否匹配?

如何避开“微利”陷阱

如果实在不清楚微利贷利息多少才算合理,我给几个实用的建议。第一,一定要看清合同。合同里的每一项收费,都要问清楚。银行的电子银行、网上银行,或者一些持牌机构的guanfangAPP,通常会有比较清晰的费用说明。第二,多做对比。不要一家就上,多了解几家同类机构的利率和收费标准。第三,量力而行。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利率和还款方式,不要因为一时的资金压力,就冒险借高息贷款。

其实,很多时候,问题的关键不在于“微利贷利息多少”,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借款的真实成本。只要心里有数,知道自己到底在为什么付费,那些复杂的数字,也就没那么吓人了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