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何做好小微贷款?” 这个问题,看似简单,实则门道深。很多刚入行或者经验不足的朋友,可能以为就是找点小企业、个体户,给点钱,然后收利息,简简单单。但实际上,做小微贷款,尤其是要做好,那可真是刀尖上跳舞,一步错,满盘皆输。
第一个要过的大坎,就是对借款人的“画像”。这可不是拍脑袋的判断,而是需要实打实地去摸。咱们做小微贷,服务的是那些正规银行看不上眼,但又确实有资金需求的中小经营主体。他们的共同点是,流水可能不像大企业那样规范,财务报表嘛,很多时候就是一本糊涂账。这时候,你不能光看那些表面的东西,得往下挖。
比如说,一个开小饭馆的,他可能流水账做得不好,但你去了,看看他店里生意怎么样?门口排队的人多不多?周边同行的生意跟他比起来如何?他原材料的供应商是谁?他有没有稳定的客源?这些都是“画像”的重要部分。我记得有个案子,一个做小工艺品加工的老板,报上来的流水看着一般,但一听他说起订单的来源,客户的反馈,能感觉到他是有真本事,也确实有市场。这种,你就得往上靠。
还有,就是了解借款人的“品性”。小微企业主,很多都是白手起家,有创业的激情,但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,或者就是一些人品上的问题,导致资金链断裂。这就需要你花心思去了解他这个人,看他平常跟员工、跟客户是怎么打交道的,有没有诚信的口碑。有时候,一个人的为人,比他手上的账本更重要。
很多人一听小微贷,就觉得风险高,所以一定要高利率。这想法太片面了。高利率确实能覆盖一部分风险,但过高的利率,本身就会增加借款人的还款压力,反过来又提高了风险。而且,高利率会让那些信用好的、经营稳健的小微企业望而却步,留下的可能就是那些经营状况本身就有问题的。
做好风险定价,关键在于“适度”。你要根据你对借款人画像的判断,结合市场行情,定一个既能覆盖你成本和风险,又能让借款人觉得“可以接受”的利率。这中间的平衡,是门艺术,也是个技术活。我见过不少做得不错的机构,他们的利率并不算最高,但因为他们的风控做得扎实,客户群体稳定,反而利润和口碑都很好。
定价还得看你服务的成本。我们做小微贷,人力成本、尽职调查成本、后期催收成本,都比大企业要高。所以,你的定价,必须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。我个人认为,与其一味追求高利率,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上,同时把风控做到极致,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。
做完一笔小微贷,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。贷后管理,才是真正考验你功力的环节。小微企业经营,瞬息万变,今天生意兴隆,明天可能就遭遇变故。你得持续关注他们的经营状况,不是等到快到期了才去查。这个“盯”不是让你去天天烦人家,而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。
我这边有个习惯,就是会定期和客户保持contact,问问他们最近生意怎么样,有没有什么困难。有时候,你一个及时的tel、一条关心的短信,就能发现潜在的问题。比如,我发现有个客户最近采购量突然变大了,但订单并没有同步增加,我就知道他可能要囤货,或者是有大额的资金需求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提前跟他沟通,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还款计划,或者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持。
但话说回来,“盯”也得讲究策略。小微企业主本身就很辛苦,你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紧,把本来还能经营下去的企业,因为你的过度干预,反而给逼死了。我更倾向于“陪伴式”的贷后管理,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,比如信息分享,或者在他们遇到困难时,及时沟通解决方案。有时候,一个“好脸色”和“及时雨”比什么都管用。
现在大家都讲科技赋能,小微贷这块,科技的作用其实挺大的。但关键在于,你是不是真的把它用到实处,而不是只当个摆设。比如,数据化的风控模型,这东西能帮我们快速筛选出一些风险较高的申请。但模型不能替代人,它只能提供一个参考,最终的判断,还是要靠我们的专业人士。
另外,像一些线上化、智能化的贷前调查工具,确实能提高效率,比如自动抓取工商信息、司法信息等。但这些都只是辅助,最核心的,还是你深入一线的尽职调查能力。我见过一些机构,把PPT做得漂亮,把系统吹得天花乱坠,但真到落地的时候,还是得靠人去跑、去问、去感受。
我个人觉得,科技最能帮我们解决的是“效率”问题,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同质化业务的时候。但对于小微贷款这种高度依赖“人情”和“判断”的领域,科技永远只能是辅助,不能完全取代人的经验和智慧。我们应该把科技当作一个放大器,用来增强我们已有的能力,而不是期望它能凭空变出能力来。
最后,说到“做好”,离不开一个靠谱的团队。做小微贷的团队,不仅仅是懂金融、懂业务,还得懂人情世故,有责任心,能吃苦。我这里用“能吃苦”不是说让你去当苦力,而是说,当遇到困难,需要你去加班加点,需要你去基层调研的时候,你得有这种劲头。
一个好的小微贷业务团队,里面应该有经验丰富的老业务员,他们懂得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,如何识别风险;也应该有懂技术、懂数据分析的年轻人,他们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,优化模型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要形成一种合力,互相学习,互相支持。
我见过不少团队,内部沟通不畅,各自为政,这样的团队,是很难做好小微贷款的。因为小微贷款本身就需要多部门、多环节的协作,从获客、风控,到贷后管理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。所以,领导者要懂得如何激励团队,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,确保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。
``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