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聊到消费信贷,特别是跟京东沾边儿的,总会先想到“金条”。我理解,毕竟“金条”这个名字确实够直观,容易让人联想到黄金的价值感,好像能直接变现一样。但实际上,这玩意儿跟咱们平时理解的金条,从性质到用途,差别可大了去了。今天我就想掰扯掰扯,我个人,以及很多跟我一样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的人,为什么对于“京东金条”这类产品,即便知道它方便,却始终没有选择去拥有。
首先得明白,京东金条,本质上就是一种消费信贷产品。它跟xyk、花呗、借呗,甚至微粒贷,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:平台基于你的信用评估,给你一个授信额度,你可以在这个额度内进行消费或者借款。说白了,就是借钱,然后按期还款,并且支付利息。之所以叫“金条”,可能更多是营销上的考量,想营造一种“保值”、“增值”或者“易变现”的感觉,但现实是,它就是一笔贷款。
我接触过不少做征信、做风控的朋友,他们聊起这种产品,第一反应往往不是“能买多少金条”,而是“这个产品的逾期率怎么样”、“用户画像是怎么样的”、“风险敞口在哪里”。在我看来,做任何金融产品,尤其是面向大众的信贷产品,最核心的还是风险控制和用户留存。而“金条”这类产品,虽然名字听着高大上,但从本质上讲,还是在玩信用游戏的。如果信用基础不牢靠,或者对还款能力没有清晰的认知,贸然使用,风险确实不小。
我记得有一次,跟一个做消费金融的朋友聊天,他提到过一个现象:很多用户对“金条”的认知,停留在“可以买黄金”这个层面,甚至以为是直接可以提现黄金。这种认知偏差,导致一部分用户在非紧急情况下,仅仅是为了“体验”或者“尝鲜”而进行借款。而一旦到了还款期,尤其是遇到个人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,这种“体验”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。而且,很多时候,用户所谓的“买金条”是为了消费,而不是真的投资黄金,这逻辑就更值得商榷了。
我们公司有时候也会跟一些平台合作,或者研究他们的产品。京东金条,坦白讲,它的产品设计逻辑是比较清晰的:基于你在京东的消费记录、信用行为等,给一个额度,你可以选择“随心借”或者“万象金”,前者可以直接提现到银行卡,后者就是buy黄金。从便利性上说,确实不低。尤其对于京东生态内的常客,能够快速拿到额度,完成消费,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。
但是,就我个人而言,有几个点是比较纠结的。第一,利率。虽然京东金条的利率宣传上会说“日利率低至万分之X”,但折算成年化利率,通常也并不算特别有竞争力。市面上有很多银行的信用贷,或者一些专门的消费信贷平台,在某些活动期,或者针对特定用户,利率会更低。我习惯于货比三家,在借款这件事上,成本是首要考虑的因素。
第二,额度与实际需求。我个人的消费习惯和资金管理都比较稳健,很少会遇到需要通过短期信贷来应急的情况。即便有,我的xyk额度也足够应对。对我来说,京东金条提供的那个额度,更多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不是“雪中送炭”。而且,我担心一旦习惯了这种“随时可借”的状态,可能会不自觉地增加不必要的消费,进而影响长期的财务健康。
我为什么没有京东金条?一部分原因在于,我对信息的获取和风险的管理有自己的方法。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,让我对“借钱”这件事始终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。我知道,每一次借款,都会在你的征信报告上留下痕迹。虽然现在很多平台的数据接入征信是常态,但每一次查询、每一次借款,都会累积。我倾向于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用查询和借款行为,以保持个人征信的“干净”和“健康”。
我更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不同金融产品的真实成本、风险以及适用场景。比如,对于“买黄金”这件事,我通常会选择自己研究市场,或者通过更专业的渠道去投资,而不是把信贷产品和资产配置混为一谈。京东金条提供的“万象金”,虽然可以买黄金,但其本质依然是基于信贷资金去buy。如果黄金价格下跌,我不仅亏损了黄金本身的价值,还得照样还贷,这额外的风险是我不愿意承担的。
再者,平台的客服和信息透明度也是我评估的重点。我见过一些平台,在宣传时语焉不详,用户实际使用时才发现各种限制或隐藏费用。虽然京东作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,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规范,但我的习惯还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清晰、完整信息的金融服务。在这一点上,有时候一些老牌银行或者相对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,会做得更到位一些。
我知道,很多人选择京东金条,看重的是它的“便捷”。尤其是在电商购物场景下,遇到心仪的商品,但手头现金不够,这时候,一个点击就可以完成的信贷,确实诱人。但是,我一直认为,真正的“便捷”不应该是以牺牲“稳健”为代价的。如果每一次便捷的背后,都隐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,或者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,那么这种便捷,我宁可不要。
我记得有一次,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,一位资深的投资人提到过一个观点:很多时候,金融产品的“便捷”只是一个表象,其背后是复杂的风控系统和资金流转。用户需要做的,不是被表象迷惑,而是要理解这个“便捷”是如何实现的,以及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。对我来说,了解我为什么“不拥有”某种产品,和了解我为什么“拥有”另一种产品,同样重要。
在我看来,京东金条这类产品,确实解决了部分用户的即时性需求。但作为一个有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人,我更习惯于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去审视。与其依赖一个可能并非最优的信贷工具,我更倾向于通过合理的储蓄、投资以及更适合我个人情况的信贷规划,来管理我的财务。这或许显得有些“不合时宜”,但我认为,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。